通证学-通证与区块链的关系

通证最早是作为区块链上的激励出现的,最早的通证是比特币,他也是区块链上最早的一个应用。但本质上,这两个事物可以分开为两件不同的事情。然而,他们彼此之间是最佳拍档。通证是区块链最具特色的应用,无币的区块链,其魅力和威力都会受到很大影响。通证可以在中心化的、弱中心的系统上运行,所以不一定必须和区块链绑定上。

生产关系与生产力

区块链解决信任的问题,它试图构建一个低摩擦系数的世界,属于生产力范畴;而通证Token是重构利益分配,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。区块链作为科学技术,成为世界进步的第一推动力,其改造世界的作用不可轻视。但,改变生产关系这个对企业、国家、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。

当然,目前的区块链还很初步,性能有限,易用性有待提高。但,就在这个时候通证是可以先行,先试错的。因为,区块链的不可篡改,通证可以先在中心化的系统上运行,测试。通过后,再在区块链上部署。

彼此独立

比特币是区块链1.0上唯一的一个应用,由于其历史地位并被广为流传。许多人对比特币、区块链、通证没有很好的区分。当然,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任务,阐明他们之间的区别,普及通证知识的正念。

从本源上看,区块链目前发展非常迅速,其中特别是联盟链。从联盟链的角度看特别是Hyperledger Fabric的体系上,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到,这个系统的框架内,并不包含Token。这是一个维度。从Token的维度去看,Token通证思维更为重要。如果,Token不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撑确实失去了不可篡改、难以攻击的底层IT基础架构做为支持。但是,也绝非必须。Token可以在中心化系统中运行,甚至不用当前的IT系统架构来表达。本书后续章节会逐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。

可见,区块链和通证互为独立,可独自运行。但通证在区块链的背书下能做的更好,他们联合起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。

相互支撑

通证是核心是权益,是资产。作为资产和权益最重要的需求是安全安全,以密码学基础的区块链作为底层的IT基础架构,有目前人类认知中数学的底层作为不可破解的支撑。此外,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,也经过近十年的检验,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健壮性。

另外,由于有通证的设计。在区块链上恶所投入的成本,对比其收益,不如为区块链生态做贡献得到的收益大。从理性人假设上看,有能力做恶的人都因为这个设计,而转去挖矿成为“矿工”,这样的生态共建者了。

其次,区块链为Token提供了一个新的共识基础。区块链使得互联网上可以点对点连接的节点能够可靠的交换价值。在区块链世界,没有第三方中介充当价值信任的背书,有的是一个全新的由密码学提供的“共识机制”来完成。这个时候采用的是一个分布式的共识机制,其机制透明公平,和传统的中心化背书的模式完全不同。

最后,通证有其内在价值,而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,可以为通证赋予丰富扩展。有了智能合约的区块链2.0,可以把资产往前推进一步,即合约。这样整个交易更多的自动化不可篡改,大大降低了其商业成本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