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证 (Token)是在社群中基于某种共识的前提下,具有可流通价值的加密数字权益凭证。通证的概念是随着区块链的诞生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概念。
Token的之前的翻译是令牌,源于计算机领域,指的是执行某些操作的权利对象。比如: 局域网分类中有一个叫令牌环网(Token Ring Network),其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轮流传递一个令牌(Token),哪个节点抢到这个令牌(Token)之后才能发起通讯,通过这个机制解决了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冲突检测。又比如:在操作系统层面,有一个访问令牌(Access Token) ,操作系统使用访问令牌(Access Token)控制用户可以访问哪些安全对象,并控制用户执行相应动作的能力。这些都是Token最早的应用场景,也代表了Token在最初计算机领域里,本质上代表的是一种权利:在令牌环网里通讯的权力,或者在操作系统中的访问的权力。
在计算机、网络组成的硅基世界里的通证是一种权利的代表;同样,在另外一个镜像的世界,由人、社群组成的社会,一个碳基的世界里通证也有类似的特点代表一个权利的凭证。硅基世界与碳基世界里的通证,他们的共同特点是:谁制造生产它,谁就为它提供价值背书,为它提供应用、流转、消耗的场景。碳基世界的通证(Token),是商业主体发行出来的,所以商业主体为它提供价值背书;硅基世界的通证Token是算法体系产生,并且自身为它提供使用场景,及价值背书。
区块链技术以数字加密分布式账本的形态存在,充分实现利益相关方资源最优配置,使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得到极大的激励,并且其模式具有绝对产权、匿名、去中心化,不可篡改、可追溯等特点,因此成为通证的天然载体。然而,通证本身不一定必须依赖区块链的技术,通证也可以运行在一个中心化的、弱中心、多中心的系统上。只要这个中心,能够具有信任等基本要素就能够很好的承载通证的应用。只是,对于没有强大组织背书的利益相关方,通证(Token)极大了利用了区块链这个技术的相关特性为其信誉进行了强背书,利于其拓展业务。